地层学杂志

2007, (03) 261-266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鄂尔多斯盆地东胜地区砂岩型铀矿床沉积微相与层序地层
SEDIMENTARY MICROFACIES AND SEQUENCE STRATIGRAPHY OF SANDSTONE-TYPE URANIUM DEPOSIT IN THE DONGSHENG AREA OF THE ORDOS BASIN

杨仁超,韩作振,樊爱萍

摘要(Abstract):

鄂尔多斯盆地东胜地区侏罗系直罗组砂岩型铀矿是在中国克拉通盆地中首次发现的大型铀矿。通过野外调研和多种室内分析手段,对该铀矿的含矿建造进行了岩石学、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及其相互关系研究,认为直罗组沉积环境经历了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向曲流河的转化,沉积相由辫状河向辫状河三角洲平原过渡的地区有利于铀矿的沉淀富集,层序地层学格架由1个长期基准面旋回、6个中期旋回和17个短期旋回层序构成,基准面升降旋回中形成的含矿建造具良好的地层结构。基准面上升早期形成的辫状河河道砂体岩性主要为浅灰、灰白色粗—中粒长石岩屑砂岩、岩屑长石砂岩,具连通性好、粒度粗、碎屑含量高、杂基含量低及孔渗条件好等特点,是重要的含矿层。

关键词(KeyWords): 砂岩型铀矿;沉积微相;层序地层;直罗组;侏罗系;鄂尔多斯盆地;内蒙古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973”项目“多种能源矿产成生—富集环境和成藏(矿)机理”(2003CB214603)成果

作者(Author): 杨仁超,韩作振,樊爱萍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