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学杂志

2017, v.41(01) 32-38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长江三峡地区全新世典型遗址与自然沉积剖面环境考古研究的意义
PALAEOENVIRONMENTS OF HOLOCENE ARCHAEOLOGICAL SITES IN THE YANGTZE GORGES AREA

蔡天赦,朱诚,孙智彬,郑朝贵,马春梅,朱光耀,高华中

摘要(Abstract):

随着全球变化研究的不断深入,人类文明发展阶段的考古聚落遗址地层记录和全新世以来连续沉积的自然地层记录已得到国际学术界和各国科学家越来越多的关注。长江三峡地区有着丰富的全新世考古遗址资源,为新石器时代以来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的环境考古研究提供了良好基础和条件。其中的中坝遗址具有厚度大、地层时代齐全完整、出土器物量多、并有大量种类繁多的脊椎动物骨骼(包括哺乳类、鸟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测年材料和古洪水沉积地层现象丰富的特点;该区同时又有全新世以来自然连续沉积厚度达3m以上的大九湖泥炭沉积地层。对该区典型遗址和连续沉积的自然地层作比较研究,通过人类活动和环境演变的指标信息提取和时间序列的建立,可恢复该区全新世以来人类活动史、古洪水史,弄清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并建立三峡地区全新世以来标志性考古遗址地层剖面。

关键词(KeyWords): 考古地层学;环境考古;考古遗址;自然沉积剖面;全新世;长江三峡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No.904110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0271103);; 南京大学重大基础预研项目;南京大学“985”自然地理学科建设与南京大学现代分析中心测试基金项目资助

作者(Author): 蔡天赦,朱诚,孙智彬,郑朝贵,马春梅,朱光耀,高华中

DOI: 10.19839/j.cnki.dcxzz.2017.01.004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