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松桃、铜仁及湖南泸溪一带寒武纪地层
林焕令,王俊庚,刘义仁
摘要(Abstract):
<正> 引言湘西黔东的寒武系相当发育,是本区主要合矿地层。据田奇(王隽)报告,自1918年起,即有不少地质学家前往调查。对地质、矿产方面都有不少报导。1940年,田奇(王隽)在“论湘西黔东汞矿之生成与产状”一文中,把寒武纪地层自下而上分为六个单位:Cm_1为深灰至灰黑色页岩,风化后外表呈黄色。Cm_2为灰黑色页质石灰岩,常夹黑色页岩,含球状化石。Cm_3为灰黑色或黑色页岩,—部分常含钙质。Cm_4为灰黑至黑色薄层状页质石灰岩,内常夹灰黑色页岩或钙质页岩。Cm_5为淡灰色硅化条带状石灰岩。Cm_6下部为黑或灰黑色页岩与石灰岩互层,上部为黑色薄层状石灰岩与页岩互层。在Cm_6的下部,田奇(王隽)、刘国昌
关键词(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林焕令,王俊庚,刘义仁
DOI: 10.19839/j.cnki.dcxzz.1966.01.003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田奇(王隽),1940,论湘西黔东汞矿之生成与产状。地质论评,第5卷,第4期。
- [2] 卢衙豪,1942,黔北金顶山之下寒武纪三叶虫。中国地质学会志,第22卷。
- [3] --,1945,贵州湄潭之早期中寒武纪动物羣。中国地质学会志,第25卷。
- [4] --、董南庭,1952,山东寒武纪标准剖面的新观察。地质学报,第32卷,第3期。
- [5] --,1954,贵州三都上寒武纪三叶虫动物羣的发现及其意义。古生物学报,第2卷,第2期。
- [6] --,1956,黔东玉屏上寒武纪三叶虫。古生物学报,第4卷,第3期。
- [7] --,1962,中国的寒武系。全国地层会议学术报告汇编,科学出版社。
- [8] --,1963,中国寒武纪地层新材料。地质学报,第43卷,第4期。
- [9] 叶戈洛娃、项礼文等,1963,贵州及湖南西部寒武纪三叶虫动物草。地质部地质科学研究院专刊,乙种。地层古生物学,第3卷,第1号,工业出版社。
- [10] 刘国昌,1945,再论湘黔边境汞矿。地质论评。第10卷,第3-4期。
- [11] 张文堂,1953,湖北西部下寒武纪的三叶虫。古生物学报,第4卷,第3期。
- [12] --、李积金、钱义元、朱兆瑜、张守信、陈楚震,1957,湖北峡东寒武纪及奥陶纪地层。科学通报,1957年第5期。
- [13] 张文堂,1957,山东博山下、中寒武纪地层的初步研究。古生物学报,第5卷,第1期。
- [14] --,1963,华北及东北南部早及中寒武世三叶虫的分类及新属、新科的记进。古生物学报,第11卷,第4期。
- [15] 钱义元,1961,贵州三都和都匀寒武纪三叶虫。古生物学报,第9卷,第2期。
- [16] Rasetti, F., 1951, Middle Cambrian Stratigraphy and Faunas of the Canadian Rocky Mountains. Smith. Misc. Coll., vol. 116, No. 5.
- [17] Walcott, C. D., 1913, Cambrian Faunas of China. Research in China, vol. 3, Carnegie Inst. Washington.
- [18] 1964.
- 1) 据卢衍豪:1956,黔东玉屏上寒武纪三叶虫。古生物学报,4(3) ,页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