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学杂志

2022, v.46(01) 60-67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西昆仑甜水海地区晚石炭世孢粉及牙形刺化石的发现及意义
DISCOVERY AND SIGNIFICANCE OF LATE CARBONIFEROUS SPOROPOLLEN AND CONODONT FOSSILS IN TIANSHUIHAI AREA, WEST KUNLU

陈思尧,孙勇,李有波,赵波,游水生,侯宝平

摘要(Abstract):

新疆甜水海地区石炭纪地层出露较为广泛,其沉积时代的准确限定对研究该地区及西昆仑造山带的地质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剖面测制,在原划归寒武系的甜水湖组中发现大量Protohaploxypinus、Hamiapollenites和Striatolebachiites等可见双囊具肋花粉,与前人建立的新疆晚石炭世晚期的孢粉组合较为相似;在原划归长城系的甜水海岩群中发现牙形刺分子,推测其层位为上石炭统。结合室内区域地层对比研究,本文重新厘定了西昆仑甜水海一带原划归寒武系的甜水湖组及原划归长城系的甜水海岩群(部分)的地质时代,将其划归于上石炭统恰提尔群砂岩组,并结合碎屑组分分析,认为其为三角洲—浅海滨岸相沉积,形成于伸展拉张环境下的被动大陆边缘。

关键词(KeyWords): 西昆仑;甜水海;恰提尔群;孢粉化石;牙形刺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新疆地勘基金(K15-1-LQ07)资助

作者(Author): 陈思尧,孙勇,李有波,赵波,游水生,侯宝平

DOI: 10.19839/j.cnki.dcxzz.2021.0040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