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孙吴—嘉荫盆地白垩纪孢粉组合及地层划分对比CRETACEOUS SPORO-POLLEN ASSEMBLAGES IN SUNWU—JIAYIN BASIN AND THEIR STRATIGRAPHIC SIGNIFICANCE
郑玉龙,刘文龙,乔秀云
摘要(Abstract):
黑龙江孙吴—嘉荫盆地内两口地质探井获得的135块孢粉样品中含有孢粉化石87属,这些孢粉化石可以划分为4个孢粉组合,根据组合特征,这4个孢粉组合的地质时代分别为早白垩世凡兰吟期—欧特里沃期、阿尔必期,晚白垩世桑顿期—坎潘期、马斯特里赫特期,同时含这些孢粉化石的相关的白垩纪地层可以相应划分为下白垩统宁远村组、淘淇河组、上白垩统太平林场组和富饶组。这一研究为重新认识和建立孙吴—嘉荫盆地的地层层序提供重要的古生物依据。
关键词(KeyWords): 孙吴;嘉荫;黑龙江;白垩系;孢粉组合;地质时代;地层划分对比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攻关项目《外围盆地评价优选及勘探部署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Author): 郑玉龙,刘文龙,乔秀云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中国地层典编委会.1999.中国地层典第三系.北京:地质出版社.1—163.
- 中国地层典编委会.2000a.中国地层典白垩系.北京:地质出版社.1—124.
- 中国地层典编委会.2000b.中国地层典侏罗系.北京:地质出版社.1—154.
- 刘兆生,关柏林.1987.辽宁阜新盆地早白垩世孢粉组合及其古植被古气候的意义.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丛刊,第12号:135—190.
- 刘牧灵.1983.黑龙江省富饶地区晚白垩世晚期至古新世孢粉组合.中国地质科学院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刊,第7号:99—132.
- 刘牧灵.1990.东北地区晚白垩世—第三纪孢粉组合序列.地层学杂志,14(4):277—285.
- 张一勇.1993.中国早第三纪孢粉植物群纲要.古生物学报,34(2):212—227.
- 宋之琛,刘耕武,黎文本,贾秉力,花如洪.1986.内蒙古二连盆地早白垩世孢子花粉.见:内蒙古二连盆地白垩纪介形类和孢粉化石(第2册).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06—335.
- 花如洪.1991.内蒙古二连盆地早白垩世被子植物花粉.北京:地质出版社.1—66.
- 余静贤,郭正英,茅绍智.1983.松花江南部白垩纪孢粉组合.见:地层古生物论文集,第10辑.北京:地质出版社.1—118.
- 尚玉珂,王淑英.1991.吉林九台营城组孢粉组合及古植被、古气候探讨.微体古生物学报,8(1):91—110.
- 赵传本.1985.黑龙江省东部晚白垩世地层及孢粉组合新发现.地质论评,31(3):204—212.
- 高瑞祺,赵传本,乔秀云,郑玉龙,闫凤云,万传彪.1999.松辽盆地白垩纪石油地层孢粉学.北京:地质出版社.1—373.
- 黑龙江省区域地层表编写组.1979.东北地区区域地层表黑龙江省分册.北京:地质出版社.1—300.
- 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1993.黑龙江省区域地质志.北京:地质出版社.1—259.
- 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1997.黑龙江省岩石地层.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33—255.
- 蒲荣干,吴洪章.1982.黑龙江东部晚中生代地层的孢子花粉.中国地质科学院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刊,第5号:383—456.
- 黎文本.2001.从孢粉组合论证松辽盆地泉头组的地质时代及上、下白垩统界线.古生物学报,40(2):153—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