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学杂志

2018, v.42(04) 393-407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浙西常山蒲塘口剖面上奥陶统沉积相特征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PPER ORDOVICIAN LITHOFACIES IN THE PUTANGKOU SECTION, CHANGSHAN, WESTERN ZHEJIANG PROVINCE, SOUTH CHINA

李文杰,张元动,陈吉涛,袁文伟

摘要(Abstract):

浙江常山蒲塘口剖面由下至上出露上奥陶统砚瓦山组、黄泥岗组、三衢山组和长坞组,发育斜坡相碳酸盐岩和碎屑岩沉积,凯迪阶中含碎屑流沉积和以滑塌构造为主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砚瓦山组发育多期斜坡上部常见的中—远源碎屑流沉积、底流作用形成的含纹理条带状灰岩以及以钙质细砂岩为主的水下河道充填,出现大量原位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包括火焰构造、小型泄水构造、沉积物挤入构造和塑性变形褶皱。黄泥岗组和三衢山组以含滑塌构造的深水相泥质灰岩为主,水体较砚瓦山组有所加深,至少有三期滑塌构造层。综合分析沉积岩相、软沉积物变形机制、大地构造背景,认为海底地形的坡度变陡和相对较高的沉积速率可能是砚瓦山组中大量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触发机制,并且对其瘤状灰岩的形成也有一定的贡献。黄泥岗组、三衢山组中的滑塌构造可能与当时华夏古陆快速向北扩张、古地形逐渐变陡及地震作用有关。

关键词(KeyWords): 岩石地层;岩相;软沉积物变形;滑塌构造;上奥陶统;蒲塘口剖面;常山;浙西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中国科学院(XDB26010203,XDB100101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s.41772005,41521061);; 国家重大专项(2017ZX05036-001-004)联合资助;; IGCP653项目“奥陶纪生物大辐射的启动机制”的阶段成果

作者(Author): 李文杰,张元动,陈吉涛,袁文伟

DOI: 10.19839/j.cnki.dcxzz.2018.04.004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