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学杂志

2025, v.49(01) 64-81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四川盆地通南巴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
HIGH-RESOLUTION SEQUENCE STRATIGRAPHY OF XUJIAHE FORMATION IN TONGNANBA AREA, SICHUAN BASIN

张景琦,李中超,熊运斌,姜淑霞,崔长鹏,胡恩伟,姚倩

摘要(Abstract):

近年来的勘探开发实践表明,四川盆地东北缘通南巴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具有良好的天然气勘探开发前景。然而,该区的层序地层研究尚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通南巴地区的规模建产和效益开发。为了提高储层评价和预测的准确度,降低勘探开发的风险与成本,本文以露头、岩心、录井、测井和地震等资料为基础,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通南巴地区须家河组进行了系统的层序地层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通南巴地区须家河组可划分为2个超长期基准面旋回、4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和12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其中,主力产层须二段和须四段可分别进一步划分为13个和15个短期基准面旋回;(2)通南巴地区须家河组的基准面旋回可分为3个大类[基准面上升非对称型旋回(A型)、基准面下降非对称型旋回(B型)和对称型旋回(C型)]和7个亚类[低可容纳空间A型(A_1型)、高可容纳空间A型(A_2型)、低可容纳空间B型(B_1型)、高可容纳空间B型(B_2型)、近完全—完全对称C型(C_1型)、以上升半旋回为主的不完全对称C型(C_2型)和以下降半旋回为主的不完全对称C型(C_3型)]。其中,中期旋回层序的短期叠加样式具有从A型、C_2型向C_3型过渡的演化趋势;由陆地向湖盆,短期旋回层序具有从A_1型→A_2型→C_2型→C_1型→C_3型→B_1型→B_2型的变化规律;(3) LSC1(须二段)和LSC3(须四段)的上升半旋回早、中期[MSC1(须二下亚段)与MSC7(须四下亚段)]和下降半旋回中、晚期[MSC3(须二上亚段)与MSC9(须四上亚段)]为最有利于储集砂体发育的位置;(4)最有利于储层发育的短期旋回层序主要位于MSC1、MSC3、MSC7和MSC9的上升半旋回早中期和下降半旋回中晚期,以具备A、C和B_1型结构为显著特征。研究成果对通南巴地区须家河组的天然气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KeyWords): 基准面旋回;层序地层;须家河组;通南巴地区;三叠系;四川盆地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中国石化部级项目(P23152)资助

作者(Author): 张景琦,李中超,熊运斌,姜淑霞,崔长鹏,胡恩伟,姚倩

DOI: 10.19839/j.cnki.dcxzz.2025.0009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