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泥盆纪生物地层
王钰 ,俞昌民 ,许汉奎 ,廖卫华 ,蔡重阳
摘要(Abstract):
<正> 中国南方泥盆纪地层分布广泛,长期以来就以地层发育完整、化石丰美而著称于世。总的来说,华南泥盆纪沉积,可以根据大地构造单元、地层发育特征和生物群面貌,进一步划分为东、西两区:西区包括西藏、滇西、川西、西秦岭和昆仑山南坡一带,主要是冒地槽类型的海相沉积,与下伏志留系呈整合接触,产大量的底栖生物和浮游生物。东区包括龙门山地槽和康滇古陆以东的广大地区,基本上属于地台型沉积,产丰富多种的各门类化
关键词(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王钰 ,俞昌民 ,许汉奎 ,廖卫华 ,蔡重阳
DOI: 10.19839/j.cnki.dcxzz.1979.02.00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矿产研究所编,1978:华南泥盆系会议论文集。地质出版社。
- 王钰,1956:广西南部郁江建造中的几种新腕足类。古生物学报,4卷,2期。
- --等,1964:广西中东部泥盆系那高岭组的时代及郁江组的分层。科学通报,第11号。
- --等,1965:广西中部中泥盆统东岗岭组的分层与分带。科学通报,第4号。
- --等,1965:记述广西中南部中泥盆统一个新的地层单位--北流组。科学通报,第12号。
- --等,1974:中国南方泥盆纪生物地层研究的进展。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集刊,第6号。
- 刘东生、潘江,1958:南京附近五通系鱼化石。中国古生物志,新丙种,15号。
- 乐森碍、侯鸿飞,1962:中国南部泥盆石炭系分界问题的探讨。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8卷3期。
- 孙云铸、沈跃庭,1965:黔南晚泥盆世后期乌克曼菊石(Wocklumeria)层的菊石群及其地层意义。地质部地质科学研究院论文集,乙种,第1号。
- 伍鸿基,1977:西南地区志留-泥盆纪三叶虫的新属种及其地层意义。古生物学报,16卷1期。
- 李星学,1965:论中国五通群植物群的时代问题。地质论评,23卷1期。
- --、蔡重阳,1978:西南地区早泥盆世地层的一个标准剖面及其植物组合的划分与对比。地质学报,第1期。
- 汪啸风,1977:晚志留世和早泥盆世笔石类在广西钦州的发现及其意义。地质学报,第2期。
- 侯鸿飞,1963:中泥盆世腕足类新属种。古生物学报,11卷3期。
- --,鲜思远,1975:广西、贵州下、中泥盆统腕足类化石。地层古生物论文集,第1辑。
- 俞昌民、廖卫华,1978:云南丽江阿冷初下泥盆统四射珊瑚。古生物学报,17卷3期。
- 项礼文等,1975:四川宝兴早泥盆世含笔石地层及生物群特征。地质学报,第2期。
- 秦锋、甘一研,1976:西秦岭古生代地层。地质学报,第1期。
- 穆恩之等,1973:中国西藏南部珠穆朗玛峰地区的地层。中国科学,16卷3期。
- Chlupáě, Ivo, 1976: The Bohemian Lower Devonian stages and remarks on the Lower-Middle boundary. Newsl. Stratigr.,5(2/3) , pp. 168-189.
- Weddige, K. and Ziegler, W., 1977: Correlation of Lower-Middle Devonian boundary beds. Newsl. Stratigr., vol. 5, no. 2, pp. 6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