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章泽军
以赣西北地区为例,通过对中新生代冲积扇型陆相红盆与中元古界浅变质岩基本特征的分析,重点阐述根据实测剖面所建立的岩石地层单位在区域地质填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重要问题及其解决的方法。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12 ] - 邓涛
普氏野马是一种严格适应干燥、寒冷气候,生活于冬季风盛行区的荒漠动物。在地史中,冬季风盛行期普氏野马广泛存在于中国中、东部,而夏季风盛行期它则向西迁徙,因此它可以作为一种“气候标准化石”。根据普氏野马在晚更新世动物群中的分布,并与130kaB.P.以来的东亚季风时空变迁模式对比,结合绝对年龄测定、动物群整体面貌等特征,判断和校正了山顶洞、萨拉乌苏、丁村、小南海、涝池河、板井子、许家窑、峙峪等动物群的确切年代,使其与反映各时代环境变化的一系列气候事件背景相吻合,因此结果更为可靠。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06 ] - 杨逢清,杨铸生,贺金良
四川石棉矿区地层研究取得以下新进展:1)田湾矿区赋矿层时代原定为中泥盆世,该地层中发现晚震旦世疑源类化石,因而赋矿层时代为晚震旦世;2)矿区缺失早震旦世沉积,仅发育晚震旦世的观音崖组和灯影组;3)田湾方家山赋矿层原定为中晚泥盆世河心组,据发现的疑源类化石,应属晚震旦世灯影组;4)田湾杜河坝东侧原认为上三叠统河湖相的白果湾组,据有机质判定为海相沉积,时代暂属中元古代,称茨竹坪组。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6 ] - 樊光明,王家生,薛重生,张克信,赵良政,王京名
分布于江西广丰县翁家岭一带的翁家岭组自创立以来,一直作为田里组(现改为田里岩组)之上、桃源组(现改称上墅组)之下的一个地层单位沿用至今,然而它的实际层位并非如此。用区域地质调查所获的地质资料、微古化石和化学分析数据论证了所谓的“翁家岭组”应为一套角度不整合于田里岩组和上墅组之上的地层,不仅否定了原意上的翁家岭组,而且还提出了该地层应为罗村组的新认识。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03 ] - 张雄华,章泽军,郭建秋,熊清华
江西修水—武宁地区双桥山群上部分为安乐林组和修水组(共包括9个岩性段)。通过对各段岩性特征,横向变化的系统研究,确定其为浊积扇→斜坡→陆架沉积序列。此外,通过对两组岩性及沉积相比较,以及接触关系的研究,认为“修水运动”不存在。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18 ] - 杜远生,张克信
非史密斯地层学是近年来国内发展起来的新的地层学思想和综合性地层学分支。所谓非史密斯地层是指受构造变形和变质作用强烈改造的基本无序的地层体,它主要分布于大陆造山带(包括陆内造山带)地区,包括造山带古缝合线的构造混杂岩带和强变形带的无序或低序的地层。非史密斯地层之“非”并无任何否定史密斯生物顺序律和其它传统地层学原理的含义。与克拉通地区的史密斯地层一样,造山带的非史密斯地层也有一些可循的规律,并有待总结出相应的地层学原理。造山带非史密斯地层学在区域地层和区域地质调查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3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124 ] - 廖卓庭
综述西欧与中国石炭系展布特征、地层分类、研究沿革和近年的进展,着重介绍了西欧石炭系库尔木相、凝缩层序等特色沉积组合,并就两区石炭纪地层划分系统、划分依据、系统界线、代表剖面和石炭纪含煤地层的时空分布等进行了讨论和对比。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04 ] - 周铁明
新疆阿尔金山拉配泉地区石炭系上统下部,被命名为苦水河组,岩性为灰岩、砂岩、泥页岩夹少量硅质岩,含丰富的、非有孔虫、珊瑚、腕足类、海百合茎及钙藻化石。详尽地研究类化石后,可分为3个带:3)Profusulinelapseudorhomboides-Profusulinelapararhomboides带;2)Profusulinelaprisca-Profusulinelaovata带;1)Eostaffelapostmosquensis-Pseu-dostaffelaantiquevar.posterior带。苦水河组可与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南缘的卡拉乌依组对比。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9 ] - 李天斌
宁夏天景山—米钵山马家沟组为一套台地碳酸盐岩沉积,米钵山组为一套台地前缘斜坡重力流沉积的碎屑岩夹泥质岩、碳酸盐岩。两组地层中主要氧化物和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具有明显的时空演变规律。分析表明,两组地层地球化学特征既有独立性,又有相关性。各组内部纵向上地球化学演化既有阶段性,又有一定的旋回性,表现为大多数元素和参数的同步增加或减少。这种时空演变规律与地层宏观特征相一致,与沉积环境相关连。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2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92 ] - 王约,陈洪德
黔南独山地区上泥盆统望城坡组和尧梭组界线应修正置于大套白云岩之下的风化残积层或削蚀面。传统上弗拉斯-法门阶界线被置于望城坡组和尧梭组之间,此界线在海平面变化和沉积事件方面可与欧美地区的弗拉斯-法门阶界线相对比。但此界线之上生物,特别是四射珊瑚、层孔虫等再度繁盛,与F/F生物绝灭事件相背。因此,独山地区的弗拉斯-法门阶界线可考虑置于尧梭组四方坡段下部、生物完全消失之上1~2m较明显的地层转换面。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16 ] - 许汉奎,陈秀琴
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的砂石山剖面是南天山上泥盆统出露较为完整、化石最为丰富的剖面,也是砂石山组的层型剖面。对此剖面地层及腕足动物群的研究表明,砂石山组的时代应是中法门期,破城子组和砂石山组很可能是上下关系,故砂石山组不应被废弃。砂石山组的沉积环境与华南锡矿山组和准噶尔地区洪古勒楞组的沉积环境相似,但腕足动物群与前者相似,属同一生物地理区,而与后者差别较大,属不同的生物地理区。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4 ] - 杨明慧
桂北巴马县上石炭统马平组碳酸盐岩中发育钙屑风暴岩。本文报道并分析了风暴岩形成的地质背景和沉积序列,初步研究了风暴岩的沉积学和岩石学特点,认为该风暴岩发育于潮下—开阔海陆棚地带。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10 ] - 齐永安,苏现波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下志留统塔塔埃尔塔格组发育有海进体系域。根据痕迹化石分析并结合沉积学特征,海进体系域准层序由5类岩相组成:差分选多源砾岩相和含砾粉砂质泥岩相为海侵滞留沉积,发育固底控制Diplocraterion痕迹化石;含交错层理细砂岩相由高能条件下的前滨和中上临滨细砂岩组成,发育Skolithos和Macaronichnus等痕迹化石;砂、泥岩互层相反映了受风暴影响的下临滨环境,发育Skolithos、Palaeophycus和Chondrites等痕迹化石;强生物扰动泥岩相代表低能的滨外环境,发育Helminthopsis和Zoophycos等痕迹化石。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91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