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学杂志

  • 云南墨江志留纪地层及其笔石序列

    张元动,A.C.Lenz

    云南墨江志留纪地层从下到上包括漫波组和水箐组。根据在水箐组中发现的大量笔石,从下到上共识别出Colonograptuspraedeubeli带、C.ludensis带、Lobograptusprogenitor带、L.scanicus带和Saetograptusfritschilinearis带等5个笔石带,并将各带与捷克、中亚、加拿大和我国广西等地的相应笔石带进行了详细对比。研究表明水箐组的时代应属文洛克世晚期—罗德洛世中期,其层位应在文洛克世早期的漫波组之上。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50 ]
  • 贵州盘县火铺镇茅口组剖面及其类动物群

    杨湘宁,施贵军,刘家润,周建平,孙历

    贵州省盘县特区火铺镇茅口组的 类动物群共有 类26属83种(不含未定种),Neoschwagerina 带自下而上可分为Cancellinaprimigena亚带、Praesumatrinaschellwieni亚带、Afghanellaschencki亚带、Neoschwagerinadouvillei亚带和ChusenellaishanensisYabeinagigantea等5个亚带。研究结果表明,贵州地区茅口阶底部最早出现的Neoschwagerina类群以及与其共生的Cancellina分子在不同剖面不尽相同,茅口阶底界的精确对比尚有待于进一步明确代表该地茅口阶底界的 类标志种。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1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168 ]
  • 云南保山金鸡剖面丁家寨组及其古水温问题的讨论

    周志澄,方宗杰,郭震宇,王玉净,肖荫文

    保山金鸡剖面丁家寨组下部含砾层的双层结构特征与不同的地质作用有关:下部砾岩层为滨海相砾岩;上部角砾状灰岩由碎屑流产生。所产遗迹化石指示滨海相环境。根据保山地区丁家寨组的颗粒成分、胶结物及地球化学特征,对丁家寨组冷温水成因的观点提出了质疑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4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22 ]
  • 博格达山西南缘早二叠世磨拉石相沉积组合——桃西沟群

    廖卓庭,刘陆军,张维

    分布于博格达山西南缘的桃西沟群,是一套典型的山间磨拉石相构造—沉积组合,时代为早二叠世,它是博格达火山弧演化为褶皱带的造山作用晚期阶段,由边缘岛海环境突发性地快速转化为陆相构造—沉积环境的产物。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3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187 ]
  • 西秦岭元古界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张传林,杨瑞东,朱立华,金章东,杨志华

    通过对西秦岭西和、成县一带的详细区域地质调查,以多尺度、多层次、多要素的构造解析和构造—岩石地层方法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手段,结合必要的测试分析,首次从西秦岭的“西汉水群”中解体出前寒武纪地质单元,再次提高了对西汉水群的认识。这一认识不仅给西秦岭地区地层、构造演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而且对重新认识西(和)成(县)铅锌矿田以至整个西秦岭铅锌成矿带的成矿特征提供了新的依据和思维。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35 ]
  • 层序地层研究产生的地层学新观点、新概念和新方法——兼论建立新一代年代地层表

    梅仕龙,史晓颖

    层序地层学在地层划分、对比、分类和级别体系等地层学根本理论问题上给地层学带来了新认识、新概念和新方法。全球层型剖面和点(GSSP)可建在层序界面的整合部位,从而将传统的自然界线(或不整合面)、层序界面和GSSP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使得年代地层界线成为可在野外识别和追索的界线。论证了层序地层是独立存在于岩石地层和年代地层之间的地层类别和包含这三个基本地层类别的新的三重地层分类方案。阐述用层序地层界线优化各类原有年代地层和岩石地层界线的原理和方法,探讨和阐述了新的地层学体系和建立新一代年代地层表的途径和方法。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3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47 ]
  • 赣南—粤北版石群及其地质时代

    巫建华,张树明,周维勋

    赣南—粤北中生代晚期存在上、中、下3个不同时代的火山岩系,其中上火山岩系称为版石群。根据岩性岩相特征,版石群可进一步划分为两个岩组:下岩组称为合水组,以砾岩、砂岩、页岩等沉积岩为主、夹火山岩,代表火山活动初始期的产物;上岩组称为优胜组,岩性为流纹岩、流纹质凝灰岩、熔结凝灰岩,代表火山活动喷发期的产物。长塘盆地优胜组熔结凝灰岩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89.5Ma;仁差盆地优胜组流纹岩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91.9~94Ma,熔结凝灰岩锆石UPb法年龄为86.5Ma,次流纹斑岩锆石UPb法年龄为93.5Ma;菖蒲盆地优胜组流纹岩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104Ma;版石盆地优胜组流纹岩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72.2Ma,全岩KAr法年龄为77.6Ma,可见版石群优胜组的地质时代为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早期。另外,合水组的生物化石反映出早白垩世的特征,因此,将版石群置于早白垩世—晚白垩世早期是可信的。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192 ]
  • 化学地层学及其研究进展

    吴智勇

    化学地层学是利用岩层中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演变规律及含量分布特征进行地层的划分和对比,进而推断地层形成时的地球化学环境的一门地层学分支。根据所采用的化学信号,化学地层学可进一步划分为放射性同位素地层学、稳定同位素地层学、分子化学地层学、有机碳和碳酸盐碳化学地层学和元素化学地层学等。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6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29 ]
  • 南京直立人生存的年代及气候地层对比

    1 朱梅.葡萄酒.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54 2 尹克林,梁武,诸葛宏庆.酿酒葡萄品种“蛇龙珠”的叶形结构数值鉴别.园艺学报,1998,25(2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60 ]
  • 黑龙江省东部裴德组砾石中放射虫的发现及其意义

    张世红,张传恒,李红生

    裴德组原指分布在黑龙江省东部龙爪沟群下部、中生代海相化石层之下的一套含煤的陆相火山碎屑岩地层,所含植物化石一般认为属于ConiopterisPhoenicopsis植物群的中侏罗世组合。裴德组下部的砾石中发现了放射虫化石,鉴定和对比的结果表明这些砾石来自东部的那丹哈达地体。对佳木斯地体和那丹哈达地体拼贴时限和拼贴地点的进一步分析则建议将“龙爪沟群”解体、裴德组形成的时代修正到白垩纪。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77 ]
  • 基本层序和相分析是区调中组建立的基础

    蔡雄飞,张雄华,章泽军

    以赣西北地区中、上寒武统划分为例,阐述基本层序、相分析在岩石地层单位划分和对比中的作用、地位。划分岩石地层单位不能仅仅根据岩性特征,而必须进行基本层序和系统的相分析。在这样的基础上,划分的岩石地层单位才具有准确性、合理性和野外实用性。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52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