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学杂志

  • 关于造山带地层学的若干思考——昌宁—孟连带实例剖析

    方宗杰,王玉净,周志澄,郭震宇,肖荫文

    造山带中地层的展布具有明显不同于稳定克拉通地区的特点,充分了解这些特点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是正确解决造山带疑难地层问题的关键所在。通过对滇西昌宁—孟连带若干实例的剖析,探讨解决其中长期存在争议的地层问题的途径

    1999年04期 241-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65 ]
  • 滇西南澜沧县老厂浅水相“老厂组”时代之订正

    方宗杰,王玉净,郭震宇,周志澄,廖卓庭,潘华璋,肖荫文

    对澜沧县老厂水库东侧公路剖面开展系统的生物地层学研究,证实西盟至竹塘公路13~14km 区段属Eostaffella 带,12.5~13km 区段属Pseudostaffella 带。所谓的浅水相“老厂组”和冬瓜林火山岩的时代应修正为早石炭世德坞阶至晚石炭世滑石板阶,宜归入平掌组的范畴。确认老厂矿区存在有两套不同时代、不同构造背景的火山岩

    1999年04期 248-256+3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200 ]
  • 滇西南石炭纪平掌组火山岩与鱼塘寨组的接触关系

    方宗杰,周志澄,郭震宇,王玉净,肖荫文

    在永德县班卡安信槽村和澜沧县老厂等地发现几条出露良好的界线剖面,清楚地揭示了鱼塘寨组和下伏平掌组火山岩之间的沉积接触关系,并可分为3种不同的接触类型,这对于阐明昌宁—孟连带的地质演变历史具有重要意义。互冲推覆的构造模式已经失去存在的依据

    1999年04期 257-262+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22 ]
  • 内蒙古二连盆地早三叠世地层及孢粉组合的发现

    胡桂琴,徐晓峰,孙平

    二连盆地曾被认为是缺失三叠纪沉积的地区。通过阿拉坦合力凹陷坦参1井的孢粉化石分析,首次证实了在二连盆地存在早三叠世地层。坦参1井的下三叠统的视厚度1 339m (井深558~1 897m ),以紫红色、棕红色的泥岩为主,夹灰绿色泥岩,向下岩性变粗,含砾泥岩、砂砾岩增加,与上覆侏罗系及下伏上二叠统皆呈不整合接触。井深700~1 896m 产以Lim atulasporites大量出现、Taeniaesporites具一定含量、出现Lundbladispora、Aratrisporites和Lueckisporites为主要特征的早三叠世孢粉化石组合。这一发现对重新认识二连盆地的地质发育历史颇有意义

    1999年04期 263-269+323-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42 ]
  • 海南岛万宁地区寒武纪地层及其沉积特征

    姚华舟,黄照先,谢才富,张开明

    海南岛万宁地区的寒武系为海南岛除三亚地区外迄今所见惟一有化石依据的寒武纪地层。该区寒武纪地层暂命名为美子林组,自下而上可分为3个岩性段:一段为滨—浅海相为主体的陆源碎屑沉积,厚度大于673m ;二段为滨海—浅海相含灰质的细碎屑岩沉积,局部见灰岩条带,厚156m 以上;三段以浅海—近滨相碳酸盐岩沉积为主体,主要为灰岩、泥灰岩、砂质—粉砂质灰岩、灰质粉砂岩,厚度大于196m ,寒武纪瓶虫和海绵骨针化石即产于该段灰岩中

    1999年04期 270-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81 ]
  • 山东半岛东北部全新统研究新进展

    王庆,孟庆海

    全新世以来山东半岛东北部沿岸的相对海面(基准面)变化控制了入海河流河谷内全新统的发育,并通过影响进入海岸带碎屑物质的类型与数量,深刻影响了海岸带全新统的发育。全新世早期(10~6ka B. P.)快速的相对海面上升导致河谷溯源堆积,河流输沙中的推移质均堆积于河谷中,仅有悬移质进入海岸带堆积,因而海岸全新统下部均为细粒的海湾、湖、沼泽相沉积。全新世中期(6~4ka B.P.)时海面虽已相对稳定,但早期基准面上升导致的河谷堆积作用仍在进行,因而中全新统的粗碎屑海岸沉积均为源于基岩海岸侵蚀的含贝壳砂砾石。从全新世后期(4ka B.P.以来)开始有较丰富的河流推移质输沙进入海岸带,但由于不同规模河流对相对海面变化的地貌响应有显著差别,不同河流对海岸全新统发育的影响各不相同。上述结论为精确地解释低序列、小尺度地层层序提供了理论依据

    1999年04期 277-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0 ]
  • 扬子区奥陶纪宝塔组的划分

    周志强,周志毅,袁文伟

    李四光(1924)在长江三峡建立的宝塔石灰岩是一个符合《国际地层指南》原则的组级岩石地层单位,其原始定义应予恢复。那些后来从中肢解出来的牯牛潭组、庙坡组、宝塔组(狭义)、临湘组则应降为次一级的岩石地层单位——段。因为段名与组名不能重复使用,而宝塔一名已被组名所占用,故提出普溪河段代替宝塔段。普溪河段与过去使用的狭义宝塔组定义相同,它的层型剖面在湖北省宜昌县分乡镇北普溪河桥南端

    1999年04期 283-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3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202 ]
  • 中国第四纪地层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李长安

    当前我国第四纪地层研究中存在的不规范和地层混乱现象,主要表现是:长期忽视第四纪岩石地层单位的建立和研究,将岩石地层单位与年代地层单位混用,过分强调多重地层单位界线的一致性等等。当前的第四纪(系)划分方案存在不妥之处,建议:1)将第四纪(系)四分; 2)尽快制定《中国第四系地层规范》,以适应即将开始的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的需要。

    1999年04期 287-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4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52 ]
  • 胶东群新议

    王沛成,李洪奎,张忠义,刘广宇,徐洪岩

    太古代胶东群主要是由TTG花岗质片麻岩组成。近期区调研究发现真正的变质表壳岩系仅在其中呈包体出现,据岩性特征胶东岩群可分为苗家岩组、郭格庄岩组,时代为晚太古代

    1999年04期 291-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16 ]
  • 滇中地区中元古代昆阳群落雪组叠层石礁的新发现及其意义

    杜远生,韩欣

    1999年04期 294-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42 ]
  • 赣南—粤北余田群的再认识

    巫建华,张树明,周维勋

    赣南—粤北中生代晚期存在上、中、下3个不同时代的火山岩系,其中下火山岩系称为余田群,可进一步划分为水头迳组和菖蒲组。水头迳组以沉积岩为主、夹火山碎屑岩,代表火山活动初始期的产物;菖蒲组为玄武岩、流纹岩和流纹质凝灰岩,有时夹砂岩,代表火山活动喷发期的产物。同位素年龄数据显示,余田群菖蒲组的地质时代为中侏罗世—晚侏罗世早期,水头迳组是否包含早侏罗世沉积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1999年04期 295-3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117 ]
  • 藏南江孜县床得剖面侏罗-白垩纪地层层序及地层划分

    李祥辉,王成善,万晓樵,陶然

    重测西藏南部江孜床得剖面后发现地层层序与前人认识完全相反,不只含上白垩统,还包括中—上侏罗统和整个白垩系;重新厘定了宗卓组、加不拉组,新建床得组,它们分属晚坎潘期—马斯特里赫特期、贝里阿斯期—三冬期和早—中坎潘期;由下向上可识别出6套沉积组合:安山岩层、黄层、黑层、白层、红层及滑塌层,大致对应于下热组(J2x )、维美组(J3w )、加不拉组(K(1- 2)j,床得浦段+ 机布里段)、床得组(K2c)、宗卓组(K2zn)

    1999年04期 303-3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3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0 ] |[阅读次数:151 ]
  • 陕晋上第三系静乐红粘土及有关问题的初步讨论

    张云翔,岳乐平,薛祥煦

    静乐组指含有较丰富结核的紫红色风成粘土,在建组时未指定正层型,缺少进一步工作的对比标准,建议以陕西蓝田段家坡剖面作为静乐组的次层型候选剖面。原以山西静乐贺丰为层型的上新世静乐阶含义不清,应该尽快建立上新世榆社期对应的年代地层单位。从目前研究结果看,静乐组分布十分广泛,其发育程度甚至超过保德组。研究资料表明上新世榆社期是我国北方向干旱化转折的重要时期

    1999年04期 310-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63 ]
  • 泥盆系的亚阶——国际地层委员会泥盆系分会当前工作重点——泥盆系分会Bologna工作会议简介

    王成源

    1999年04期 316-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28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