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学杂志

  • 非海相白垩系年代学和对比

    沙金庚;Spencer G.LUCAS;

    从1800年代初最早确定的白垩系定义起,白垩系就包括了海相和非海相白垩纪的地层和化石。白垩纪是一个全球性气候温暖、海平面高、构造和火山活动强烈的世界。此时,多块大陆分解,几乎所有海洋都已打开,形成了与现代相近的海陆分布的地理图案。这一变革导致了全球生物群的区域化,给全球对比带来了困难。白垩纪的全球年代地层表是主要依据菊石和微体生物(有孔虫和钙质超微浮游生物)化石,并与已完整建立的全球极性倒转年表和很多放射性同位素年龄相结合的产物。从孢粉到恐龙等各类非海相化石均已用于白垩纪生物地层学。此期专刊的特色是聚焦于区域或全球的孢粉(包括沟鞭藻)、大植物、甲壳类(包括叶肢介和介形类)、软体动物(包括腹足类和双壳类)和脊椎动物(包括硬躯体和足印)非海相白垩纪生物地层学和生物年代学。这些研究大大扩展了非海相白垩系对比的内容,并强调了将能取得更多进展的研究方向。非海相地层和化石群中直接夹有海相地层和化石的剖面/地区的非海相生物地层学更精确的研究,高分辨率的微体化石,特别是既出现于非海相又见于海相地层中的微体化石的微体生物地层学的进展,更多的直接与非海相生物地层学相关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古地磁年龄的测试,非海相地层的高分辨率层序和旋回地层学分析及与非海相生物地层学对比的化学地层学的发展等,均将促进全球非海相白垩纪地层时代和对比,甚至以国际地质时标为准绳的全球非海相白垩纪地层对比框架表的建立。

    2012年02期 v.36 137-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4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35 ]
  • 南半球白垩纪-古近纪之交生物灭绝期孢粉地层学

    Vivi VAJDA;Antoine BERCOVICI;

    白垩纪-古近纪(K-Pg)生物大灭绝事件前后的孢粉植物群的变化,可以详细揭示植被对一场全球环境危机(6550万年前小行星撞击现今的墨西哥)的响应。在K-Pg界线处有一些植物门类灭绝了,因此孢粉地层学是确定非海相序列中白垩纪-古近纪界线的主要工具。南半球包括以下植物区:热带至亚热带棕榈植物大区,高纬度Nothofagidites/Proteacidites大区,以及一个含有混合的植物组分的过渡区域。在棕榈植物大区,一些马斯特里赫特期的关键物种在白垩纪-古近纪界线处灭绝了,包括Aquilapollenites magnus、Buttinia andreevi、Crassitricolporites brasiliensis、Proteaci ditesdehaani和Gabonisporis vigourouxii。在Nothofagidites/Proteacidites大区,Tricolporite slilliei、Triporopollenites sectilis、Quadraplanus brossus、Nothofagidites kaitangata和Grapnelispora evansii等物种最后出现于白垩纪-古近纪界线处。由此可见,我们需要对南半球与中国的K-Pg界线处的孢粉信息进行更详尽的分析,才能更详细地了解不同纬度、不同地点的植被对墨西哥尤卡坦撞击事件的响应。

    2012年02期 v.36 153-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0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8 ]
  • 北半球白垩纪-古近纪之交生物灭绝期孢粉地层学

    Antoine BERCOVICI;Vivi VAJDA;Arthur SWEET;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对白垩纪-古近纪(K-Pg)之交陆地上生物大灭绝事件的趋势与灭绝速率争论不断。这些争论主要集中在脊椎动物上,尤其是非鸟恐龙。尽管如此,在理解K-Pg之交的生物响应以及相关的生态系统扰动时,植被的演化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综述北半球内白垩纪晚期至古近纪Aquilapollenites古孢粉地理大区的孢粉地层学:在美国,晚白垩世生物组合以一系列关键门类的出现为标志,其中三冬期—坎潘期过渡期以Aquilapollenites以及相关的三突起型属的出现为标志,而马斯特里赫特阶的底界以睛形型的Wodehouseia属与Kurtzipitessp.的出现为标志;Wodehouseia spinata生物组合带以较大的个体与复杂的壁构造为特征,其中一系列的被子植物孢粉单元在K-Pg之交的记录中消失了,这使得K-Pg灭绝事件容易识别;具孔类花粉和Momipites与Caryapollenites两个属的关键种的出现,标志着古近纪孢粉植物群的复苏。近期的资料涵盖了北美大陆的大部分记录,而中国、欧洲和南半球的更多研究将更有助于理解全球陆地生物圈对K-Pg之交撞击事件的响应。

    2012年02期 v.36 165-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55K]
    [下载次数:3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1 ]
  • 西西伯利亚东南部早凡兰吟期孢粉地层学,古环境和植被再造

    Ekaterina B.PESTCHEVITSKAYA;Irina V.SMOKOTINA;Galina E.BAYKALOVA;

    分析了西西伯利亚东南地区的下凡兰吟阶的两个剖面的陆相孢粉型化石的分布。依据西伯利亚北部已经定年的剖面中动物群建立起来的孢粉组合的对比,确定了孢粉标志层的定义,并与北方区的菊石带相对应的孢粉组合进行了对比。这一工作为早凡兰吟期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的植被和景观的短期变化以及周边古盆地变迁的重建,提供了地层依据。欧亚大陆中部和东部地区凡兰吟期孢粉组合的横向对比显示:西西伯利亚东南地区的植被具有印度欧洲和西伯利亚加拿大两大古植物地理区的过渡性质,显有这两区的典型特征。

    2012年02期 v.36 17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39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4 ]
  • 西伯利亚西部白垩纪孢粉的参照序列:演化阶段,相和对比

    Natalia K.LEBEDEVA;Ekaterina B.PESTCHEVITSKAYA;

    研究西伯利亚西部白垩纪沉积层的孢粉可以建立孢粉组合的参照序列。本文运用采自海相剖面的材料与菊石化石带进行对比,建立了下白垩统和上白垩统一些层位中的孢粉化石带。这些新确立的孢粉组合层序反映了白垩纪孢粉植物群的演化阶段。由于生物相和古地理特征的变化,孢粉组合在横向上变化较大,很难依据孢粉资料进行地区间的精确对比。然而,有些孢粉组合演化发展的总体趋势能用于对比、定义部分地层层位。

    2012年02期 v.36 193-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53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5 ]
  • 阿根廷非海相白垩纪孢粉生物地层学概述

    Mercedes B.PRMPARO;

    通过总结已发表的含有孢粉的地质体的资料,评价了阿根廷白垩纪的孢粉地层序列。在阿根廷由北向南的7个白垩纪盆地中确立了正式与非正式的生物带框架。这些盆地从北至南分别是:萨尔塔群盆地,圣路易斯盆地,内乌肯盆地,南方盆地,德赛多地块盆地,圣豪尔赫湾盆地,泛安第巴塔戈尼亚盆地。阿根廷早白垩世的孢粉组合相对被人熟知,但描述和讨论晚白垩世的微古植物群的文献则很少。在凡兰吟期至阿普特期的所有孢粉植物群中,松柏类裸子植物的花粉组合Cyclusphaera-Balmeiopsis-Classopollis占主导。Celyphus rallus(丝状蓝菌)与Cyclusphaera一起出现,但是在巴列姆期时,它们在整个巴塔戈尼亚盆地全部消失。早期被子植物的花粉化石是阿普特期和更年轻地层的重要标志,它们已被用于定义孢粉化石带。在阿根廷与山龙眼科的首现相当的Peninsul apollisgillii是出现于所有晚坎潘期至马斯特里赫特期的孢粉组合中的少数物种之一,有时也与Grapnelispora loncochensis一起出现。这些物种的出现可能是一个孢粉化石带的标志。本文提供了孢粉化石带和白垩纪主要地层单位的初步对比表。

    2012年02期 v.36 213-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3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4 ]
  • 非海相白垩纪沟鞭藻生物地层学

    程金辉;何承全;

    现代沟鞭藻可以在淡水中生存,在1995年美国报道了中新世淡水多甲藻类沟鞭藻后,证实了有淡水沟鞭藻化石的存在。白垩纪非海相沟鞭藻最早发现于英格兰南部,之后在澳大利亚西南端以及中国的很多陆相沉积盆地中陆续被报道。本文在了解白垩纪非海相沟鞭藻的组合面貌和它们的地质时代以及地层对比关系的基础上,讨论淡水沟鞭藻的生物地层和古环境意义。中国白垩纪沟鞭藻组合面貌如下:早白垩世时松辽盆地的非海相沟鞭藻组合自下而上为:沙河子组和营城组的Vesperopsis-Balmula组合、登楼库组的Vesperopsis(Vesperopsis)zhaodongensis组合、泉头组三、四段的Quantouendinium dictyophorum-Operculodinium组合、青山口组的Kiokansium-Tetrachacysta tuberculata组合、姚家组二、三段的Dinogymniopsis daqingensis组合、嫩江组一、二段的Cleistosphaeridium-Dinogymniopsis minor组合、嫩江组三、四段的Nenjiangella granulata-Valensiella dictyophora组合、四方台组中的Pediastrum-Aquadulcum组合和明水组中的Tetranguladinium组合。黑龙江省三江盆地的非海相沟鞭藻组合自下而上为:城子河组的Nyktericysta(Nyktericysta)puyangensis-Vesperopsis(Vesperopsis)sanjiangensis组合、Oligosphaeridium-Nyktericysta-Vesperopsis组合、Vesperopsis(Vesperopsis)sanjiangensis组合、Nyktericysta(Nyktericysta)puyangensis-Lecaniella proteiformis组合和Vesperopsi,(Ves-peropsis)jixianensis-Vesperopsis(Vesperopsis)suibinensis组合、穆棱组的Quantouendinium cf.dictyophorum组合。黑龙江省鸡西盆地滴道组有Vesperopsis(Vesperopsis)didaoensis-Lagenorhytis granorugosa非海相沟鞭藻组合。吉林省延吉盆地有铜佛寺组二段的Vesperopsis(Vesperopsis)cf.zhaodongensis-Vesperopsis(Vesperopsis)yanjiensis非海相沟鞭藻组合和铜佛寺组三段的Filisphaeridium-Sentusidinium非海相沟鞭藻组合;大砬子组中有零星非海相沟鞭藻出现,未能建组合。辽宁省阜新盆地阜新组产Australisphaera fragilis-Ripea sussexensis非海相沟鞭藻组合。内蒙古开鲁盆地非海相沟鞭藻共自下而上分为5个组合:九佛堂组沙海组Quantouendinium cf.microreticulata-Vesperopsis(Vesperopsis)suibinensis组合、阜新组Vesperosis(V.)sp.2-Quantouendinium cf.dictyophorum组合、姚家组Concentricystes组合、嫩江组Leiosphaeridia组合、四方台组Subtilisphaera-Pediastrum组合。内蒙古海拉尔盆地非海相沟鞭藻自下而上可分为5个组合:南屯组Protoellisodinium fibratum-Dinogymniopsis daqingensis组合、大磨拐河组一段上部至二段Versperopsis(Contrangularia)granulata-Vesperopsis(Contrangularia)reticulata组合、大磨拐河组三段Nyktericysta(Nyktericysta)reticulata组合、大磨拐河组四段Palaeoperidinium-Pareodinia组合和伊敏组一段Nyktericysta(Hailaera)hailaerensis组合。内蒙古二连盆地非海相沟鞭藻自下而上2个组合:赛汗塔拉组三段Parabohaidina-Fromea-Quantouendinium-Vesperopsis组合和哈达图组Porusphaeraerenensis组合。江苏省淮安地区泰州组有Palaeoperidinium-Laciniadinium非海相沟鞭藻组合。晚白垩世时广东省三水盆地大塱山组含两个非海相沟鞭藻组合(自下而上):Palaeostomocystis-Campenia组合和Saeptodinium-Laciniadinium组合;湖北省江汉盆地渔洋组有Saeptodinium-Laciniadinium非海相沟鞭藻组合;海南省乐东地区鹿母湾组有Laciniadinium granulatum-Granodiscusgranulatus非海相沟鞭藻组合。国外已报道的非海相沟鞭藻有英格兰Wessex-Weald盆地Weald Clay群Wessex组和Vectis组的Australisphaerafragilis-Ripea sussexensis组合;澳大利亚西南部Perth盆地Parmelia组的Fusiformacystatumida组合带。这些组合中所含沟鞭藻大多为地方性属种,能进行洲际地层对比的属种较少,因此它们的地质时代的确定有时还要依靠其他生物门类和手段。非海相沟鞭藻组合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如分异度通常都较低,但丰度可变;沟鞭藻囊孢的形态与海相的相比形态和纹饰都较简单等。一些非海相的属如Nyktericysta和Vesperopsis可视作早白垩世的标准化石,但白垩纪非海相沟鞭藻组合中的多数种都是地方性的,这些组合之间很难直接对比,也不能与海相组合作种级的对比,因此确定它们的地质时代经常需要依靠其他化石。非海相沟鞭藻组合中不同组成分子可以指示古盐度的变化,如角藻类囊孢占主导时,表示接近于淡水,而膝沟藻类囊孢占主导时,则为微咸水或半咸水。古盐度的变化可能是盆地附近海平面变化和古气候变化的结果。一些淡水和微咸水的其他藻类与沟鞭藻的共同存在,如Pediastrum,Scenedesmus和Botryococcus等,是指示古环境的证据之一。虽然非海相沟鞭藻的发现颠覆了传统认为沟鞭藻是海相的观念,但是并不意味着它们不能指示古环境,因为非海相与海相沟鞭藻组合是可以区分开来的。

    2012年02期 v.36 229-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5K]
    [下载次数:3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35 ]
  • 中国白垩纪植物群与生物地层学

    邓胜徽;卢远征;樊茹;李鑫;方琳浩;刘璐;

    早白垩世时中国可划分出北方、南方和藏南3个植物地理区。北方植物地理区可归入瓦赫拉梅耶夫的西伯利亚加拿大植物地理区,发育有热河、阜新和大砬子3个植物群。热河植物群产于辽西义县组和九佛堂组及其他相当地层,时代为早白垩世早期,以苏铁纲和松柏纲占主导地位。阜新植物群赋存于辽西的沙海组和阜新组及相当地层,以真蕨纲、银杏纲和松柏纲共同繁盛,苏铁纲和木贼目较丰富为特点。由早而晚可以进一步划分为Acanthopteris-Ginkgoco riacea组合、Ruffordia goepperti-Dryopterites组合和Ctenis lyrata-Chilinia组合,分别产于辽西的沙海组、阜新组中下部和阜新组上部。大砬子植物群产于吉林延吉盆地的大砬子组和松辽盆地的泉头组,被子植物占优势且掌鳞杉科丰富。南方植物地理区属于瓦赫拉梅耶夫的欧洲中国植物地理区的范畴,苏铁纲、鳞叶或锥叶型松柏和小羽片小而叶膜厚的真蕨类(主要是Cladophlebis)占主导地位,缺少银杏纲、真蕨纲的蚌壳蕨科及单缝孢类型等,为热带、亚热带植物群,可进一步划分为东部、西藏北部和中部3个亚区。其中,东部亚区滨邻古太平洋,以浙江、福建和山东莱阳盆地等的植物为代表,以鳞叶和锥叶型松柏与本内苏铁Ptilophyllum占优势。该亚区植物群可以进一步划分为3或4个植物组合,自早至晚包括Cupressinocladus-Pagiophyllum组合、Cladophlebis-Ptilophyllum组合、Ruffordia-Zamiophyllum组合和Suturovagina-Frenelopsis组合。西藏北部亚区邻近古特提斯洋东北岸,植物群与东部亚区的基本特点一致,但真蕨类更为繁盛,特别是海金沙科Klukia属和里白科的Gleichenites相当丰富,并有海金沙科的Scleropteris属和马通蕨科存在,裸子植物以苏铁纲为主,松柏纲相对较少,可进一步划分为两个组合。中部亚区介于上述两个亚区之间,由于气候干旱,植物群不发育,以甘肃酒泉盆地、民和盆地所产化石为代表,特点是鳞叶、锥叶型松柏类为主,掌鳞杉科较发育,其他类型罕见。藏南植物地理区属于澳大利亚植物地理区的范畴,只发现于喜玛拉雅地区。晚白垩世植物群只发现于东北、华南、西藏等地的少数地点和少数层位,研究程度较低,还不能进一步划分出植物地理区系和组合。以植物化石为主要依据,结合其他生物和非生物证据,建立了中国不同植物地理区白垩纪含植物化石的地层及相关地层的对比关系。

    2012年02期 v.36 241-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2K]
    [下载次数:6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41 ]
  • 侏罗纪末至白垩纪非海相介形类生物地层学:回顾与展望

    Benjamin SAMES;David J.HORNE;

    以非海相介形类为依据而建立的侏罗纪末至白垩纪的生物地层学,尤其是欧洲所谓"Purbeck-Wealden层段"(提塘阶顶部至巴列姆阶/阿普特阶底部)和全球同期沉积层的生物地层学建立已久,但这一生物地层学存有很多问题与局限性。本文对中生代晚期(聚焦于早白垩世)的非海相介形类生物地层学的基本原理、历史、目前进展、存在问题和前景进行了综述。因为介形类的繁殖、扩散与成种机制已有比较成熟的研究,所以介形类的生物地层学的应用潜力被认识已久。然而,全球不同地区中生代晚期的非海相介形类众多的研究积累已构成了一个丰富但常常混乱和矛盾的文献库。这些问题不仅存在于介形类的分类鉴定中,也见于关于古环境和系统发育的解释中。虽然地区性的盆地内的介形类生物地层学研究已产生了好结果,并可能能够用于局部地区的高精度对比。但是在进行地区间(盆地间至全球)的对比时,其实用性广遭怀疑。在过去的二十年间,许多学者采用了将今论古的古生物学研究方法,努力修订和更新中生代晚期的非海相介形类的生物地层学与古环境意义,从而促进了地区间生物地层学研究和对比的发展。古生物学家认识到,对于许多非海相介形类动物来讲,它们的分布和扩散不仅仅局限于单个的水系或较小的地理区域,而是和现生的非海相介形类一样,晚侏罗世至白垩纪的非海相介形类动物和它们的卵可被较大的动物或风长距离搬运,跨越迁移的屏障,进行扩散。鉴于以上事实,地区间的对比必须涉及两大内容:分类学的应用与古环境背景。缺乏适用于地区—全球的稳定和一致的分类学系统是进行正确对比的重要障碍。由于大量地方性分类命名、地方性特有动物的假设、与壳体特征相关的分类和生态型认识的混乱,以及对种内变异尺度的统一认识的缺乏,导致了对生物分异度的过高或过低的估量。非海相白垩纪介形类的地层记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分类单元的演化与灭绝、扩散事件、当地的环境变化和地区性至全球的气候变迁。在生物地层学的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不同手段去把握同时代的Cytheroidea,特别是Cypridoidea中具重要地层意义的Cypridea属及其亲近者(即CypridoideaMartin,1940)的分类单元的形态变异度。解释种内变异时需要格外谨慎。区分生物自生(内因)导致的变异(遗传的和形态的变异)和环境(外因)导致的变异(生态表型)是一大难题。比较保守的分类学观念(分类单元很少,但变异极大(分类单元中包含了多种生态表型))有助于不同古环境间的(生物地层)对比。另一方法是运用随着时间的古环境变化及其对介形类组合的组成的影响来进行(生物地层)对比。古生物工作者已在利用受环境控制的周期性介形类组合变化建立对比关系方面进行了大量有意义的尝试,但这些工作仍处在争议中。建立全球生物地层学方法,建立统一而持久的分类概念这一目标可以达到,但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用现代的思想(概念)理解和研究非海相介形类的古生物学和古生物地理学及新资料将有助于修订工作的进展。尽管我们对中生代的非海相介形类的演化和分布的认识还很不全面,但目前我们已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盆地间至大陆间的对比是否可行,早已不是问题。目前和未来的指导原则无疑是发展以介形类为基础,并与其他的年代地层学和地质年代学资料及方案相结合的从地区至全球范围的地层对比系统。因为我们正在迈向一个非海相晚中生代介形类生物地层学的重新解释和应用的新时代,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还有许多东西需要学习。

    2012年02期 v.36 266-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6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41 ]
  • 中国非海相白垩纪介形类化石组合

    王亚琼;沙金庚;泮燕红;张晓林;饶馨;

    我国非海相白垩纪介形类化石可以划分为7个组合:1)分布于我国西北和西南地区欧特里沃期巴列姆期的Jingguella-Minheella-Pinnocypridea组合;2)分布于我国西北和西南地区巴列姆期的Cypridea-Latonia-Darwinula组合;3)阿普特期阿尔必期的Cypridea(Morinina)-Bisulcocypridea-Mongolocypris组合;4)分布于我国东北、中部及东部地区欧特里沃期巴列姆期的Cypridea-Mongolianella-Darwinula组合;5)分布于我国东北、中部及东部地区巴列姆期阿普特期的Cypridea(Cypridea)-Cypridea(Ulwellia)-Limnocypridea组合;6)塞诺曼期塞农期的Cypridea-Triangulicypris-Sunliavia-Lycopterocypris组合;7)坎潘期马斯特里赫特期的Talicypridea-Cypridea-Quadracypris-Candona组合。依据以上7个介形类化石组合,我国22个地区含介形类的73个地层单元(群/组)得到了对比。

    2012年02期 v.36 289-2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2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35 ]
  • 中国白垩纪叶肢介生物地层学

    陈丕基;

    叶肢介是一种淡水甲壳类动物,个体不大,一般在几毫米到两厘米之间,软体有点像虾,具有很多附肢,雌雄异体,外裹一对几丁质壳瓣,形似蚌壳,但不如后者的钙质壳那么厚实坚硬。叶肢介从泥盆纪开始出现,中生代时其演化中心从欧洲迁移到了东亚,白垩纪它们的分异和演化达到顶峰,到了新生代则进入衰亡阶段。叶肢介化石一般出现在陆相地层中,由于它数量多、演化快、分布广泛,近年来已成为中国和邻近地区中生代非海相生物地层划分和对比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国大陆白垩系主要是陆相沉积,按古地理和生物地理区系,早白垩世可以划分为西南湖群和东北、东南、西北两个大区,前者出现的是直线叶肢介(Orthestheria)动物群,后者则是东方叶肢介(Eosestheria)和延吉叶肢介(Yanjiestheria)动物群;晚白垩世在西南湖群出现的是华美叶肢介(Aglestheria)动物群,在东北松花湖水系出现的是真瘤模叶肢介(Euestherites)动物群,在华中和东南沿海云梦泽水系出现的是薄壳叶肢介(Tenuestheria)动物群。链叶肢介(Halysestheria)是联系它们相互对比的共同分子;晚白垩世早期的线叶肢介(Nemestheria)动物群则在上述3个区系都有分布,甚至在西北喀什地区的塞诺曼期海陆交互相沉积和美国德克萨斯州同期海相地层的陆相夹层中都有发现的记录,它是将中国陆相白垩系与国际海相标准划分联系起来的重要证据。关于中国白垩纪的叶肢介动物群和有关陆相地层的划分对比,产东方叶肢介的义县组以前放在上侏罗统顶部或做为侏罗系-白垩系过渡层处理,这次按全国地层表将东方叶肢介群归入早白垩世。

    2012年02期 v.36 300-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0K]
    [下载次数:3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25 ]
  • 欧洲白垩纪非海相软体动物及其地层分布

    M.C.MUNT;G.DELVENE;沙金庚;

    本文综述了欧洲白垩纪非海相软体动物群,列出了主要产自英格兰南部、法国和西班牙早白垩世的16个不同沉积层的59个分类单元。淡水动物群以珠蚌类双壳类和田螺类腹足类为主,但在有些地点也存有肺螺类腹足类。这些化石类群与现代类型很相似,说明白垩纪淡水中的水草、氧气与营养环境良好。在欧特里沃期和巴列姆期,淡水与边缘海环境中的动物群组成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欧洲的淡水生物群落早在巴列姆期就已存在,此时的有些类群,如著名的Mar garitifera(s.l.)valdensis在欧洲西部有着广泛的分布。英格兰南部的早白垩世韦尔登群被认为是欧洲最连续的非海相白垩纪地层,其上部的生物群可与西班牙的LasHoyas动物群和法国的Wassy动物群相对比。这3个动物群,以及法国侏罗(汝拉)和英格兰南部波倍克的侏罗纪-白垩纪的过渡生物群——Purbeck动物群,是了解欧洲白垩纪淡水动物群的关键动物群。

    2012年02期 v.36 314-3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2 ]
  • 日本早白垩世非海相软体动物群组合

    香西武;石田啓祐;Francis HIRSCH;

    日本具有4个标志早白垩世的半咸水和淡水软体动物群组合:欧特里沃期—早巴列姆期的立川和菖蒲动物群组合,晚巴列姆期的濑林动物群组合和早阿普特期动物群组合。纯非海相下白垩统大量分布于日本东北部(本州岛北部)的部分地区,以及日本中部、西南部的内带。在日本东北部的部分地区以及日本西南部的外带(四国岛与本州岛中部),从巴列姆阶下部往上有一些海相地层夹在非海相层中,这为研究非海相动物群提供了准确的年代依据。生物组合之间在种一级水平上的区别,主要由环境的差异而引起。1)立川动物群组合(欧特里沃期—早巴列姆期),含有半咸水Hayamina naumanni组合和淡水Megasphaerioides okurodaniensis组合;手取群的Okurodani、Kuwajima和Izuki三个组内的淡水软体动物可与本动物组合相对比;2)菖蒲动物群组合(欧特里沃期—早巴列姆期),含有Eomiodon nipponicus组合;3)濑林动物群组合(晚巴列姆期),含有Costocyrena radiatostriata组合,可与手取群的Kitadani组和日本东北部关门群的Sengoku组以及Monomiyama组的淡水软体动物组合相对比;4)日比原动物群组合(早阿普特期),含有Costocyrena minor组合,关门群Wakamiya组的淡水软体动物可与本动物组合相对比。

    2012年02期 v.36 324-3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81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2 ]
  • 中国非海相白垩纪腹足类组合序列和分布

    潘华璋;

    中国白垩纪非海相腹足类可划分为4个组合:1)早白垩世凡兰吟期巴列姆期Probaicalia vitimensis-Ptychostylus-口盖化石Reesidella robusta组合;2)早白垩世阿普特期阿尔必期Bellamya clavilithiformis-Mesocoshliopa cretacea-Zaptychius costatus-Brotiopsis组合,由于环境的不同,这一组合可分为2个亚组合:Brotiopsis亚组合和Bellamya clavilithiformis-Mesocoshliopacretacea-Zaptychius costatus亚组合;3)晚白垩世科尼亚克期中马斯特里赫特晚期Mesolanistes nanxiongensis组合,由于产出的层位不同,这一组合又可分为2个亚组合,Mesolanistes ziziformis亚组合和Mesolanistes-nanxiongensis亚组合;4)晚白垩世马斯特里赫特期最晚期Palaeoancylusna nxiongensi组合。

    2012年02期 v.36 344-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56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35 ]
  • 中国东北、韩国东南和日本西南部早白垩世非海相与海相地层对比,非海相软体动物的生物年代学和古地理意义

    沙金庚;泮燕红;王亚琼;张晓林;饶馨;

    根据非海相与海相,特别是共同的海相和非海相软体动物化石的对比,并结合放射性同位素测年,中国东北黑龙江东部和辽宁西部,韩国东南部庆尚盆地,日本西南部内带岐阜县北部牧户/庄川地区和外带四国德岛和物部地区早白垩世地层得到了对比,产自这些地层的非海相软体动物的时代也因此受到了约束。著名的中国东北含煤地层龙爪沟和鸡西群,盛产热河生物群/动物群的热河群的时代均为欧特里沃期/巴列姆期阿普特期,它们的上覆地层桦山群和孙家湾组为阿尔必期。韩国西南部新洞群和除金洞组以外的河阳群为阿普特期阿尔必期,不整合于新洞群之下的卯谷组主要为欧特里沃期。日本西南部内带的牧户/庄川地区的手取群和外带德岛和物部地区的物部川群均为欧特里沃期阿尔必期。Cuniopsis kihongi,Nakamuranaia leei,Koreanaia cheongi和Trigonioides(Wakinoa)tetoriensis的时代为欧特里沃期早巴列姆期。Viviparus onogoensis,Unio ogamigoensis,Myrene(Mesocorbicular)tetoriensis及Tetoria(Tetoria)yokoyami为欧特里沃期阿普特期。Arguniella cf.quadrata,A.cf.ventricosa,Sphaerium(Sphaerium)anderssoni,Probaicalia vitimensis和Pr.gerassimovi为欧特里沃期/巴列姆期阿普特期。Nakamuranaia chingshanensis,Plicatounio(Plicatounio)multiplicatus,Sphaerium(Sphaerium)coreanicum和Micromelania?katoensis为阿普特期阿尔必期。Nippononaia sinensis,Nip.tetoriensis,Nip.ryosekiana和Trigo-nioides(Wakinoa)wakinoensis是阿普特期的标志。Trigonioides(Trigonioides)quadratus,T.(T.)heilongjiangensis,Plicatounio(Plicatounio)naktongensis,Unio longus与Sphaerium(Sphaerium)chintaoense为晚阿普特期阿尔必期或阿尔必期的标志化石。我国东北、韩国东南和日本西南部非海相,特别是淡水软体动物接近的相似性表明这三地区在早白垩世时相连,并处于同一水系。但是,在欧特里沃期阿尔必期期间,这一陆块的东部,即频临古太平洋的日本西南部的外带因地势低而多被海水覆盖,在牧户/庄川和黑龙江东部存有遭受海侵的浅而窄的海湾,凡兰吟期,特别是欧特里沃期/巴列姆期之前,中国东北韩国东南部日本西南部陆块为受造山运动引起的隆起和沉降活动影响的高低不平的高原,经受了广泛而长期的剥蚀。多数含有包括熔岩和凝灰岩在内的火山岩,并与北东北北东方向的断裂带近于平行分布的非海相白垩纪盆地直至欧特里沃期/早巴列期(有些地区可能稍早(凡兰吟期))(134~126Ma),即华北克拉通破坏的高峰期(130~120Ma)才形成。这一现象表明,这些盆地受断裂,特别是伴随有强烈火山喷发和时而局部海侵的沿着古太平洋西北缘和郯庐断裂带的构造运动的控制。

    2012年02期 v.36 357-3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0K]
    [下载次数: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34 ]
  • 泰国、老挝南部和越南中部的非海相白垩纪双壳类生物地层学

    沙金庚;Assanee MEESOOK;Xuan Khien NGUYEN;

    泰国、老挝和越南白垩纪沉积全属非海相,它们广泛分布于泰国北部、东北部、西南部和南部,老挝北部、中部和南部,越南东北部、西北部、中部和南部。泰国南部的白垩纪地层分为Lam Thap,Sam Chom和Phun Phin组;其他地区,特别是西北部的呵叻高原地区的白垩系属呵叻群的Phra Wihan,Sao Khua,Phu Phan,Khok Kruat,Maha Sarakham及Phu Thok组。在老挝,万象盆地的白垩系由老挝呵叻群的NamSet,Phu Phanang,Ban Ang,Champa和Ban Thalat组与丰洪群的Thangon和Saysomboun组组成;沙湾拿吉(东兴)盆地的白垩系由南通(河)群的Nam Phouan,Nam Xot,Nam Noy和Nong Boua组组成。越南的白垩系在西北部分为Nam Na,Yen Chau,Van Chan和Ngoi Thia组,东北部为Ban Hang组,中部分为NhaTrang,Mu Gia和Dong Dzuong组,南部则为Phu Quoc组。三国白垩系的岩性普遍以红棕色至浅灰色砂岩、砾(岩质)砂岩、粉砂岩、泥岩和砾岩为主。泥岩中具有钙质结核和硅结砾岩,但盐和石膏仅见于Maha Sarakham,Saysomboun和Yen Chau组内。过去,这些白垩纪地层的生物地层没有经过详细研究。根据地层层序和化石对比,在泰国东北部呵叻高原和南部半岛地区及老挝南部沙湾拿吉(东兴)盆地中识别出了2个标记非海相白垩纪的类三角蚌类化石组合:阿普特期(但可上延至阿尔必期)的Trigonioides(Trigonioides)kobayashi-Plicatounio(Guangxiconcha)suzukii组合,阿普特阿尔必期(但主要为阿尔必期)的Trigonioides(Diversitrigonioides)diversicostatus-Pseudohyria subovalis组合。越南中部可能也产早白垩世阿普特阿尔必期的类三角蚌类双壳类Plisatouniosp.-Trigonioidessp.组合。通过双壳类组合,并结合包括孢粉和恐龙在内的其他化石的对比,泰国北部和南部、老挝南部和越南中部的非海相白垩纪地层得到了定年和对比,从而揭示了东南亚非海相白垩纪盆地的演化历史。

    2012年02期 v.36 382-3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95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44 ]
  • 中国晚白垩世陆相红层与恐龙蛋化石群序列及其地层学意义

    汪筱林;王强;蒋顺兴;程心;张嘉良;赵资奎;蒋严根;

    中国的恐龙蛋化石埋藏丰富,分布广泛。迄今为止,已报道有14个省(区)发现恐龙蛋化石。尤其在浙江天台盆地、山东莱阳盆地、广东南雄盆地以及河南西峡和淅川盆地等晚白垩世陆相红层中发现大量的恐龙蛋化石,同时也发现大量共生的恐龙等脊椎动物化石。中国恐龙蛋化石具有数量大、种类多、保存好、分布广、时代跨度大等特点,因此恐龙蛋可以作为中国白垩纪陆相地层划分与对比的重要化石之一。本文在建立天台盆地赖家组和赤城山组的岩石地层、年代地层和恐龙蛋生物地层层序框架的基础上,重点对比讨论了我国几个主要含恐龙蛋沉积盆地的恐龙蛋类群组合序列及其对应的地层关系。同时,对我国周边相邻地区如蒙古、韩国和印度以及其他各个大陆发现的恐龙蛋化石进行了初步对比讨论。天台恐龙蛋化石群与我国其他几个主要的恐龙蛋化石群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相比较而言,天台恐龙蛋化石群和南雄恐龙蛋化石群组合特征鲜明,前者主要以网形蛋类和蜂窝蛋类为主,后者以长形蛋类为优势类群,结合天台盆地陆相红层中多个凝灰岩夹层获得的98~91Ma和南雄盆地67Ma的同位素年龄,据此,天台恐龙蛋化石群代表了晚白垩世早期的恐龙蛋组合,而南雄恐龙蛋化石群则代表了晚白垩世晚期的恐龙蛋组合。天台恐龙蛋化石群与莱阳恐龙蛋化石群明显不同,莱阳盆地的主要蛋化石类型——圆形蛋类和椭圆形蛋类在天台盆地至今没有被发现。但莱阳恐龙蛋化石群与南雄恐龙蛋化石群比较相似,如莱阳盆地金刚口组以椭圆形蛋类为主,含有少量的长形蛋类,而南雄盆地以长形蛋类为主,含有少量的椭圆形蛋类,其中金刚口椭圆形蛋、薄皮椭圆形蛋、长形长形蛋和安氏长形蛋等2属4种蛋化石在两个盆地均有发现。此外,在莱阳盆地王氏群中下部的将军顶组还发现了相对原始的网形蛋类。综合以上分析,莱阳恐龙蛋化石群大致介于晚白垩世早期的天台恐龙蛋化石群和晚白垩世晚期的南雄恐龙蛋化石群之间,更接近于南雄恐龙蛋化石群,时代应为晚白垩世中晚期。天台恐龙蛋化石群与西峡恐龙蛋化石群非常相似,在科一级分类单元中,至少有巨型长形蛋类、蜂窝蛋类和棱柱形蛋类等6个蛋科在两个盆地中均有发现,尤其是巨型长形蛋科仅在天台和西峡两个盆地中有化石记录,其中西峡巨型长形蛋这一蛋种同时产于西峡盆地走马岗组、赵营组和天台盆地的赤城山组。西峡盆地发现的其他一些蛋化石也可以归入到天台盆地新建立的一些蛋化石类型中。据此推断,走马岗组和赵营组与赤城山组的层位可能大致相当。虽然我们对西峡盆地已报道的部分恐龙蛋化石进行了初步厘定,但鉴于西峡盆地大量恐龙蛋化石的形态学和分类学尚存在较多的问题,两盆地的详细对比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天台恐龙蛋化石群与淅川盆地的恐龙蛋化石组合差别很大,相应的淅川盆地的恐龙蛋类群与相邻的西峡盆地的差别也较大,此外,在淅川盆地高沟组发现有树枝蛋类,这一类蛋化石在天台盆地未发现,据此推测淅川盆地的时代应晚于天台盆地和西峡盆地。相比较而言,淅川盆地的蛋化石组合与莱阳和南雄恐龙蛋化石群有一定的相似性,都含有长形蛋类、圆形蛋类和椭圆形蛋类等,因而,淅川盆地的马家村组和寺沟组的层位被认为可能与莱阳盆地的金刚口组和南雄盆地的坪岭组相当。综上分析,我们可以初步建立我国晚白垩世恐龙蛋化石群的组合序列及其对应的地层层序和时代框架,从下至上至少包含了4个恐龙蛋化石群:1)天台恐龙蛋化石群,赋存层位为天台群中上部的赖家组和赤城山组,时代约为晚白垩世早期(塞诺曼期土伦期);2)西峡恐龙蛋化石群,赋存层位为走马岗组、赵营组和六爷庙组,晚白垩世早中期(土伦期桑顿期);3)莱阳恐龙蛋化石群,赋存层位为王氏群中上部的将军顶组和金刚口组,晚白垩世中晚期(科尼亚克期坎潘期);4)南雄恐龙蛋化石群,赋存层位为南雄群园圃组和坪岭组,晚白垩世晚期(坎潘期马斯特里赫特期)。此外,随着研究工作的继续和深入,有望建立起包括早白垩世恐龙蛋化石群在内的白垩纪恐龙蛋化石群的组合特征序列,为进一步划分与对比我国白垩纪地层提供更多的基础资料。

    2012年02期 v.36 400-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88K]
    [下载次数:9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38 ]
  • 哈萨克斯坦东部斋桑盆地恐龙蛋壳化石与白垩系-古近系界线

    Spencer G.LUCAS;Emily S.BRAY;Robert J.EMRY;Karl F.HIRSCH;

    在晚白垩世期间,哈萨克斯坦东部的斋桑盆地形成了一个湖盆,一直延续到现在。古斋桑湖中最老的沉积是Tayzhuzgen组,由厚达136m的泥岩、粉砂岩、页岩、石英砂岩、砾岩和淡水石灰岩红层组成。按照当地的地层名称,Tayzhuzgen组包括Manrak、Tayzhuzgen、Aulisbulak、Aktobe、Dysum bay和Kiin Kerish层。在斋桑湖以南的Tayzhuzgen河附近一个地点的Tayzhuzgen组下部,发现了恐龙蛋壳碎片,蛋壳至少包括有两个主要类型:圆形蛋类和长形蛋类。恐龙蛋壳指示了Tayzhuzgen组下部的时代为晚白垩世(可能是马斯特里赫特期)。在本组的较高层位,发现了晚?古新世的植物化石,因此斋桑盆地的白垩系-古近系界线在Tayzhuzgen组内部。在Tayzhuzgen组中,白垩纪与古新世化石层之间的地层间隔只有约50m,由此推测在Tayzhuzgen组内部可能存在一个或多个不整合,或是本组的中部为凝缩沉积,即在白垩系-古近系界线处的沉积速率非常缓慢。Tayzhuzgen组顶部有一个显著的不整合,那里中或晚始新世(Arshantan,Irdinmanhan或Egilian陆生哺乳动物"期")的地层存在于含哺乳动物化石剖面的底部。斋桑盆地的白垩系-古近系界线位于古斋桑湖沉积剖面的下部。这不是一个完整的界线剖面,可能是一个包含有一个或多个不整合和/或一个由慢速沉积造成的凝缩剖面。

    2012年02期 v.36 417-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97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0 ]
  • 北美内陆西部白垩纪脊椎动物生物年代学

    Spencer G.LUCAS;Robert M.SULLIVAN;Justin A.SPIELMANN;

    北美西部内陆白垩纪的脊椎动物生物年代学的研究始于19世纪90年代。前人建议的期,即陆生脊椎动物"期"或陆生哺乳动物"期"名已过十二个,但其中具有精确的定义者甚少,仅有少量的建议受到广泛认可和使用。本文定义或重新定义了10个陆生脊椎动物"期",包括了西部内陆从最老至最新的全部白垩纪—Comobluffian期(~提塘期至欧特里沃期)、Buffalogapian期(~巴列姆期至早阿普特期)、Cashenranchian期(~早阿普特期至晚阿尔布期)、Mussentuchian期(~晚阿尔布期至塞诺曼期)、Fencelakean期(土伦期至晚塞农期)、Aquilan期(~晚塞农期至早坎潘期)、Judithian期(~中坎潘期)、Kirtlandian期(~晚坎潘期)、Edmontonian期(~坎潘期末期至早马斯特里赫特期)以及Lancian期(~早马斯特里赫特期晚期)。每一个"期"的开始由一种恐龙或哺乳动物种类的首现来定义,而其结束由后续的"期"的开始来定义。这样定义的脊椎动物生物年代代表了完整的白垩纪时间表。但有些时间段(尤其是Neocomian(尼欧克姆期)的大部分以及部分"中"白垩世的一部分)缺乏足够的脊椎动物化石特征。这些白垩纪陆生脊椎动物"期"构成了一个能使北美西部内陆的脊椎动物的演化历史得以序和解释年代表。

    2012年02期 v.36 436-4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3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2 ]
  • 中亚与亚洲中部晚白垩世的陆生脊椎动物组合对比

    A.AVERIANOV;H.-D.SUES;

    通过对前人建议的26个生物地层标志化石存在与否的简约分析,中亚与亚洲中部晚白垩世的陆生脊椎动物组合的相对层位得到了更清楚的揭示。此区最古老的组合是乌兹别克斯坦克孜勒库姆沙漠的Khodzhakul组合(早塞诺曼期),其次为蒙古戈壁沙漠东部BaynShire组的下部和上部的组合(塞诺曼期至桑顿期)。中国内蒙古二连达布苏动物群与中亚的土伦期—桑顿期动物群属于同一类群,因为它们均具龟鳖类Khunnuchelys,前者时代可能为桑顿期。三个中亚的组合(Bissekty、Yalovach和Bostobe组合)中有两个地方性的鳄形类(Kansajsuchus和Tadzhikosuchus)和一个出现于戈壁沙漠的鳄形类(Shamosuchus)化石。戈壁沙漠的坎潘期至马斯特里赫特期组合与北美同期动物群为同一类群。Djadokhta组与BarunGoyot组的坎潘期脊椎动物组合具有高度的地方性,并反应了半干旱的古环境。产自Nemegt组的组合生存于比较潮湿的环境。在组成上,这一组合与其他河流相沉积环境(Bissekty、二连达布苏以及北美Judithian期和Lancian期的组合)相似。具顶饰的鸭嘴龙Saurolophus的存在,支持了Nemegt组合为马斯特里赫特期时代。戈壁沙漠的这三个组合(Djadokhta、Barun Goyot和Nemegt组合)被归为一类,因为它们共同拥有地方性的龟类Mongolemys和兽脚亚目的小驰龙类。亚洲中部和北美的坎潘期至马斯特里赫特期组合与亚洲更加古老的组合不同在于存有暴龙科、肿头龙亚目和鸭嘴龙科。在中亚,由于地区性的海侵,这一时间段内的陆生脊椎动物组合多不清楚。

    2012年02期 v.36 462-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1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7 ]
  • 论敦达古鲁巴哈里亚地区的陆相夹层及非洲其他地层中早白垩世恐龙化石的时代

    Jean LE LOEUFF;Emilie LNG;Lionel CAVIN;Eric BUFFETAUT;

    列举并尝试对比了非洲早白垩世脊椎动物化石的主要产地。晚侏罗世(坦桑尼亚的敦达古鲁基默里奇期提塘期)至白垩纪最早期(南非的阿尔戈阿盆地凡兰吟期)的组合中含有剑龙、腕龙和梁龙,到前阿普特期(欧特里沃期巴列姆期?)被另一组合所取代。这一更年轻的组合中含有重爪龙亚科棘龙类、大头鳄类鳄鱼Sarcosuchus以及大型禽龙,它们主要来自尼日尔(ElRhaz组和喀麦隆(Koum组),部分来自利比亚(Cabao组)和突尼斯(Douiret组),后两组中还含有鲨鱼Priohybodus ar ambourgi。阿普特期(?)至早阿尔必期组合中仍含有禽龙,但是棘龙科棘龙类取代了重爪龙亚科。早塞诺曼期组合(Bahariya,Kem Kem)以恐龙Spinosaurus、Carcharodonto saurus,鲨鱼(Onchopris tisnumidus)和鳄鱼(利比亚鳄类、无棘腔鳄类)为特征。由此可知,中非的一些原先被认为是早白垩世的地层(坦桑尼亚的Galula组、马拉维的含恐龙层)为晚白垩世。脊椎动物化石在非洲陆相地层的对比中具有重要作用。

    2012年02期 v.36 486-5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9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 ]
  • 白垩纪四足动物足印的生物地层学、生物年代学与遗迹相

    Martin G.LOCKLEY;Spencer G.LUCAS;Masaki MATSUKAWA;Jerald D.HARRIS;

    从全球范围来看,白垩纪四足动物的足印多数是非鸟恐龙与鸟类留下的痕迹;少量足印来自翼龙、鳄鱼、龟、哺乳动物和其他四足动物。白垩纪的足迹化石以东亚(尤其是中国和朝鲜)和北美西部的最为人所知。南美(主要是阿根廷和巴西)也有一定数量广泛分布的足迹化石,欧洲、非洲与澳大利亚的白垩纪足迹组合则鲜为人知。以白垩纪四足动物的足印记录为基础,我们对两个全球足印生物年代重新进行了检查。早白垩世生物年代以蜥脚类与鸟脚类的足迹为特征。晚白垩世生物年代中的蜥脚类足迹较少,但是鸭嘴龙、暴龙和角龙的足迹增多了。另外,白垩纪足印化石的记录中记载了许多重要的生物地层学信息,如北美白垩纪中期蜥脚类恐龙的消失,以及白垩纪末恐龙的绝灭。越来越多来自东亚的白垩纪足印记录使我们对更精细的地方性白垩纪足印生物年代学有了初步印象。因此,以地方性四足恐龙(包括鸟类)遗迹属的地层分布为基础,可以识别出三个或四个足印生物年代。种类丰富并具有地方性特色的东亚的白垩纪鸟类动物的遗迹群,可能指示白垩纪时东亚存在着一个独特而繁盛的鸟类动物群。以足印化石为基础的这一假说有待进一步的验证。

    2012年02期 v.36 503-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1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35 ]
  • 全国地层委员会关于召开第四届全国地层会议的通知

    <正>(第1号)各有关研究所和院校、各省地勘局及地调院:自2000年第三届全国地层会议以来,我国的地层工作和地层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获得一大批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和意义的新成果;第三届全国地层会议通过的《中国区域年代地层(地质年代)表》中建立的102个阶有59个阶经过近10年的系统研究,成熟度明显提高,

    2012年02期 v.36 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 ]
  • 下载本期数据